健康教育

health education

中医保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保健

女性宫寒的中医治疗与预防

发表时间:2020-09-11

一、概念

       宫寒包括狭义和广义之分。一个是狭义的宫寒,宫,就是子宫,寒,就是受寒。广义的“宫寒”,即由于外来之寒邪或者是人体脾肾阳虚所生之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二、病因

       1、体质

       造成寒性体质的原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有:遗传父母,父母生育较晚,体内阳气不足。后天因素有:不注意保暖、贪凉涉水、长期居住寒凉之处、经期吹空调、过度劳累、易怒引起阳气损耗。

       2、快速瘦身

       快速的瘦身方式会使身体内的水分和脂肪等能量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失,这时,寒气极易侵入子宫。

       3、饮食

       女性体质偏寒,如果再贪吃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冰饮等,即使是夏天,也会消耗自身阳气,使寒气侵入子宫。

       4、流产

       怀孕时,胎盘及胚胎的生长发育会消耗女性很多能量,一旦流产,就等于这些储存的能量瞬间流失。流产会带走体内的阳气和能量,流产后不及时保养和恢复,很容易导致宫寒。

       5、过度疲劳

       身体过度疲劳或情绪波动较大都会损害体内阳气,导致身体的新陈代谢减慢,身体相应器官的功能减退。自然而然,子宫也会受此影响。

三、临床表现

       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怕冷、手足发凉、腰酸腰凉、性欲淡漠、大便稀溏,舌质黯淡,苔白,脉沉濡等。

四、宫寒对女性的危害,主要是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常见的有以下几类情况。

      第一月经不调,表现为月经周期的延后,月经的量少,颜色发黑,有血块,严重的会出现停经,闭经,早绝经。

       第二就是痛经,宫寒的痛经,表现为下腹的坠胀,疼痛,小腹发凉,它的表现特点是得温缓解,遇寒加重。

       第三也是宫寒最严重的情况就是不孕,表现为不容易受孕或者怀孕以后胎儿发育迟缓等等。

       除此之外,子宫、卵巢早衰、盆腔积液、宫外孕等都与宫寒有密切的关系。

五、治疗

       1、中药  实寒的病理机制是寒邪凝滞于胞宫,使气血流通不畅,因此治疗为温化寒湿之气,服用温经汤、桂枝茯苓丸等;虚寒的病理机制是脾肾阳虚,虚寒内生,气血流通不畅,治疗可温补脾肾,服用艾附暖宫丸、金匮肾气丸等。

       2、艾灸  悬灸或艾灸盒进行艾灸,每个穴位艾灸时间为20分钟,10天1疗程,一般艾灸1-3个疗程。穴位:关元、气海、子宫(双)、三阴交(双)、肾俞(双)、刺髎(双)。

       3、穴位按摩  在空余时间,可按摩涌泉穴,有益于固护阳气,预防宫寒。平时可以坚持快步走,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变暖。

六、预防

       1.因宫寒部分原因是贪食寒凉之品所致,也可通过饮食进行调理。一方面,如多食用温经暖宫的食物,如核桃、大枣、花生、洋葱、番茄,每日午餐或晚餐后喝一杯姜茶,能主动化解体内寒气,长期坚持对调理宫寒十分有益;另一方面,性寒食物少吃,如绿豆、苦瓜、西瓜等。

       2.注意胞宫保暖,尤其下身要少受凉,注意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尤其注意脚部保暖,春夏之交不要过早暴露双腿、过早穿短裙,穿裙子的话,最好要穿厚羊毛袜打底,以防寒从脚下生。

       3.月经期间、产后、哺乳期要注意避免过多接触寒凉,如经期女性不要冒雨涉水、坐卧湿盛之处。

       4.中医有“动则生阳”之说,即运动可以改善体质,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走路时间,能改善循环。平日多用热水烫脚,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使身体处于温暖状态也可改善宫寒状态。

七、推荐食疗方

       归芪乌骨鸡汤

     【用料】乌骨鸡1只,黄芪、当归、茯苓各10克,盐适量。

     【做法及用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黄芪、当归和茯苓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之后去药渣,加入盐,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次。

     【功效】温煦肾阳,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而致肢寒怕冷、月经过少、经色稀淡、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心悸怔忡、少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者。